【中国教育报】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11/03/content_144746_19011081.htm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式建设,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60足球比分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以及中马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为契机,持续秉承“模块式、进阶式、融入式”的实验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精神,高水平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着力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工程教育思想根基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360足球比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一心五彩”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利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全体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理论学习中,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例如,在开展“金工实习”课程时,融入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以及大国工匠榜样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同时,中心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工共同进步。
创新驱动:打造工程教育实践平台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验实践资源,改善实验设施条件,提高实验教学综合实力,构建全程互动、产教深度融合“4(四个实验教学分中心)+2(两大科研平台)+3(桂林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实训基地企业)”“校校企”三维主体协同组织模式、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三融入并举”“四层次融通”的综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深化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创建“精准—多维—闭环”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通过构建“三融入并举”“四层次融通”的综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层式、模块化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和工程创新训练”四层次逐级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通过创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立闭环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保障中心稳定运行。
育人为本:培养工程教育未来英才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优质师资队伍进驻工程训练中心,扩充高素质外籍教师师资力量,与本校教师合讲实验课程、合带毕业设计、合作科研项目,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引进外方优质教师以及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常态化组织教师出校培训,形成一支核心骨干稳定、教学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实验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创新型实验教学队伍。
通过搭建桂林理工大学与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两校校内分层次实践创新平台,从认知实践、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阶段递进式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在与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深度合作、与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合作办学基础上,开展课堂知识传授、课外科研培训、企业综合实践、学科竞赛实战锻炼、科研项目团队合作等,多维度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创新实践人才。
成效显著:彰显工程教育党建力量
在党建引领下,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和育人成效。中心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近年来,中心人员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企业委托项目5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7篇,其中SCI/EI检索272篇,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227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奖项242项,省部级奖项511项,其中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等一批标志性奖项。
(吴东 钟志贤)